- 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
- 李时华:千磨万击还坚韧
- 把名字刻在百姓心中——吴仁宝与宁夏新华村
- 残疾乡村教师靠妻子背送坚持教学12年
- 新时期基层宣传干部的好榜样:周恩义
- 广泛学习宣传彭秀英等14名同志先进事迹
- 为百姓吃得放心——维护山区食品安全张文
- 广东茂名市社会组织党支部书记杜晓娟创先争
- 一位老支书的情怀:雅斯达电器有限公司党支部
- 我的根在青藏高原
- 一位乡村女法官的“百姓情怀”——陈燕萍先
- 农民群众的贴心人——记鞠躬尽瘁一心为民的
- 人民英模:谭彦
- 91岁高龄的老红军杨德:离岗党员不能有离党思
- 四川省雷波县汶水镇马道子村党支部书记朱明
- 铁血丹心——记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教授方永
- 一身正气为民造福——共产党人汪洋湖先进事
- 为官就是做事——牛玉儒
- 县委书记的榜样——焦裕禄
- 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
党员风采
当前位置:首页 > 党员风采
有这样一位女法官,她用公平和责任托起法律的尊严,用真诚和爱心呵护一方的和谐;她没有审理过大案要案,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,却在百姓心中树起了一个人民满意好法官的光辉形象!
她,就是江苏省靖江市人民法院江阴园区人民法庭副庭长,共产党员陈燕萍,人们亲切地称她为“法官妈妈”。
能动司法,调出和谐一片天
作为一名法官,陈燕萍手中的法槌一个月敲不了几下。
陈燕萍的同事、靖江市人民法院江阴园区法庭庭长王新妹告诉记者,陈燕萍审理案件有一个最大的特点,不是简单地去宣判,而是尽力进行调解。
陈燕萍是院里有名的“调解高手”。她经办的案件70%以上最终接受调解或经调解撤诉,婚姻家庭案件的调解率更是在90%以上。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。
但是,调解需要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技巧,并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。为此,陈燕萍总是全身心地投入,常常忘了下班时间,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可能,她就会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。
2007年,陈燕萍审理了一起夫妻离婚后的财产纠纷案,双方情绪非常对立,继子扬言要杀掉继父朱某。陈燕萍在了解了案情后,发现朱某系上门女婿,离婚后一直无家可归。如果简单判决,双方矛盾将会更加激化。为了让双方彻底化解矛盾,平息纷争,陈燕萍把办案重点放在促使双方重归于好上。通过与三人的多次交谈,走访左邻右舍,陈燕萍了解到他们三人的结合点就在一“情”字上。陈某与朱某做了二十多年的夫妻,有夫妻之情。老朱与陈某结婚后无其他子女,是老朱把继子养大的,他们有父子感情。陈燕萍从“情”字入手做工作,很快一切迎刃而解,陈燕萍的真情打动了老朱一家,老朱主动申请撤诉,陈某及儿子同意接纳老朱,一个死了的婚姻在陈燕萍精心调解下又复活了,社会又增添了一份和谐。
常和陈燕萍打交道的季律师说:陈燕萍办案有一秘诀,就是她的笑。一张笑脸相迎,是多年来她“攻心为上”的法宝。在平时繁忙的工作中,陈燕萍再苦再累,脸上却总洋溢着春天般甜美的微笑,她用这真诚会心的微笑,送给当事人问候、鼓励和祝福,架起与当事人心灵之间的桥梁,唤起当事人内心的真情与良知。
她图什么呢?陈燕萍的这番话或许能告诉我们答案:“打民事官司为了什么?就是化解人的矛盾。农村有句俗话,一代官司三代仇。很多案件,一判了之对法官来说是省心省力,可却因为一件小事埋下心结,从此老死不相往来,甚至反目成仇,案结事不结,官了民不了。把大事化小,小事化了,调解成功了就是双赢。案结事了人和,是我追求的最高境界”。
采访中记者还听说这样一件事情。两兄弟闹纠纷,弟媳打了大伯子一个耳光。大伯子要求弟媳以猪、牛、羊“六眼”敬菩萨的方式驱其晦气。弟媳不同意,大伯子就在对方一家必经的通道上挖了一个大坑。官司到了法庭,陈燕萍并没有急于开庭,她找来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参与调解。“弟媳打大伯子的行为肯定不对,但是不能用迷信的方式解决问题。”陈燕萍的态度得到双方认可。在几位长辈的建议下,弟媳用端茶赔礼的方式向大伯子道歉,两兄弟握手言和。
陈燕萍化干戈为玉帛的秘诀,是情、理、法的结合。她自己也说:“赡养案件还会有亲情,离婚案件还会有旧情,邻里纠纷还会有乡情,欠款纠纷还会有友情,交通事故还会有同情。只要唤起当事人的人间真情,恩恩怨怨都可能烟消云散。
陈燕萍总是用心去感知,用心去办案,贴着当事人的心去想案件,争取案件的最终妥善解决,化解纠纷,维护一方和谐。
追求公正,让胜败双方皆心服口服
有人说,做法官难,做女法官更难,而做一个能让当事人“胜败皆服”的好法官更是难上加难。
而这一切在陈燕萍那里都被迎刃而解。在当事人眼中,陈燕萍这个名字,就意味着司法的公正。
陈燕萍在人情面前她认法不认情,在金钱面前她认理不认钱,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赢得了人民群众对法律的信任和对法官的敬重。
2007年,陈燕萍在审理一起离婚案件时遇到这样的事,女方的父母鼓动女儿闹离婚,并通过熟人找到陈燕萍,请求她帮忙,还顺手递给她一个装有千元的红包。看到红包,刚才还笑脸相迎的陈燕萍当即板起面孔说:“公正执法是我的职责。你把钱收起来吧,拿了你的钱,我的良心会受到谴责的。”并严肃地批评他们不要强迫女儿离婚。通过细心调解,小俩口和好了。女方父母感慨地说:“陈法官认法不认钱,只怪我们一时糊涂,以后再也不干涉小俩口的婚姻了。”就这样,陈燕萍一次又一次拒绝了当事人表示的“好处”
不仅是当事人,就连陈燕萍的亲戚朋友也别想沾她一点光。一次,陈燕萍在审理一起借贷纠纷案件时,被告是一名农村干部,与她丈夫关系非常要好,就请她丈夫吹吹“枕边风”,关照一下。陈燕萍就对丈夫说:“我给了他面子,谁给我面子?法律是不会给我面子的。”陈燕萍在查明事实,分清是非的基础上,依法判决被告败诉。被告接到判决书后非常服气地说:“陈法官只认法不认人,这样的法官,我佩服”,并很快主动履行了法院判决。
陈燕萍常说:“你收了人家哪怕一包烟,当事人的想法就会不一样。”
正是由于她的公正,赢得了广大群众对她的信赖和尊敬。不少当事人说:“案件到了陈法官手里,我们放心,心里踏实。”
“我审理的虽不是什么大案,但一个人一生也许就打一次官司,我要让老百姓体会到法律的公平与正义。”在陈燕萍身上,法律的天平从未倾斜过。
她每年办案200多件,是全院多年的办案状元。所审理的3000多件案件无一错案,无一投诉,无一上访。
壁立千仞,无欲则刚。在21年的法官生涯中,陈燕萍没有收过当事人一件礼品、没有办过一件人情案。只要提起陈法官,老百姓都会异口同声地说,这个人,硬气!
陈燕萍说,官司一生一次,影响一生一世。作为一名法官,如果不能公正司法,上对不起头顶的庄严国徽,下对不起求助法律的普通百姓。
心系百姓,扎根基层14年无怨无悔
同事给陈燕萍起了个绰号叫“陈三多”,是说她走路多,说话多,流泪多。
1996年春天,在法院机关工作的陈燕萍,主动要求到条件艰苦基层法庭工作。这一干,就是14年。
农村法庭审理的案件,大部分是家庭纠纷等鸡毛蒜皮小案。下地头,上渔船,进工厂……14年来,陈燕萍跑遍了辖区的所有乡镇,以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执着,成为村民的“贴心人”。
在靖江,提起残疾女孩小敏和她的“法官妈妈”无人不晓。
2002年,靖江市新桥镇9岁残疾女孩何小敏,在爸爸去世后,妈妈离家出走,爷爷奶奶又年迈,无法生活的小敏在奶奶的带领下将亲生妈妈告上了法庭。当时承办该案的陈燕萍初见小敏时,被她那张因巨型肿瘤挤压变形的脸惊呆了。
“阿姨,我要妈妈,我要妈妈……”听着小敏撕心裂肺的呼喊,她的心都碎了,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。
“孩子不要哭,我给你找妈妈”,陈燕萍接下案子后,开始四处寻找小敏离家出走的妈妈。让她没有想到的是,小敏妈妈并不买她的账,不但拒绝到庭,还用水泼她,用扫帚赶她。事情陷入僵局后,陈燕萍陷入沉思:“或许,看好小敏的病,她妈妈就会回心转意了。”于是,她劝小敏的奶奶不妨把案子放一放,先医治小敏脸上的肿瘤。
陈燕萍望着可怜的小敏心疼不已,感觉上天对这个女孩太不公平了,没了爸爸,走了妈妈,还生了一脸的肿瘤,几乎没有“人形”。最后,下定决心的她,搂着小敏说:“孩子不要担心,找不回妈妈,我现在就是你的妈妈。”从此,陈燕萍拉着残疾的小敏,四处寻医问药。
陈燕萍无私关爱小敏的事迹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,在全社会的共同关心和资助下,2007年8月,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成功切除了小敏左额部的肿瘤。
八年来,每逢开学和过年过节,陈燕萍就会给小敏送去学习用品和礼品,并为她添置新衣。每当陈燕萍出现时,邻居们都会喊着说:“小敏,你的法官妈妈又来看你了!”
陈燕萍的爱心不仅仅给予了何小敏一个人,面对前来诉讼的群众,她总是以女性特有的细心、耐心和同情心给予关照。
陈燕萍常说,法官不是官!只是受民所托、为民解忧的人民公仆。
八旬孙老汉育有一子,早年丧偶,由于年迈体弱无收入,生活无着落,儿子又不尽赡养义务,无奈的他只能将儿子告上法庭。
老人每次到法庭来,陈燕萍总是问寒问暧,让他放心,一定会替他讨回公道。知道他没钱,还多次自费给他买饭、买车票。
一次,还悄悄在他裤兜里塞了200元,意思是如儿子不给吃,让他先自己买点东西充充饥,没想到第三天,孙老汉起早赶到法庭等陈燕萍,用颤抖的手把200元钱还给了陈燕萍,说,“我是昨天晚上换衣服才发现的,就想到一定是你给的,你帮我打官司,我怎能要你的钱。”
看着老人脸上的汗水和憨厚的脸庞,陈燕萍的眼睛湿润了,“多么好的老人呀,我一定要帮他过上幸福的晚年。”但其子很不配合,多次做工作不但受冷落,甚至被拒之门外。
于是陈燕萍就地开庭,邀请村干部和村民旁听,用法律、社会公德和公众舆论多重手段对其感召,最终唤醒了其子的良知,承担起了赡养老人的责任。
事后,陈燕萍多次回访,看看老人生活得怎样,还需要什么。现如今,安享晚年的孙老汉逢人就讲:“陈法官真好,比我的亲闺女还要亲。”
法律是严肃的,但在陈燕萍身上,法律也有了温度,有了感情。陈燕萍在审理案件过程中,始终保持着微笑和耐心,以法律的尊严和理智说服人,以自己的热情和真诚打动人。
“即使问题解决不了,听陈法官开导开导,心里也就舒坦了。”采访中,不时听到这样的声音。为了方便群众,法庭设立了人大代表工作室,开通了陈燕萍电子信箱、便民联系卡和热线电话。陈燕萍在为基层百姓排忧解难的同时,老百姓也把她当成了自家的“好女儿”、“好姐妹”、“好阿姨”。
组织上曾多次考虑到她一个女同志,长期在农村工作,照顾不到家庭,让她回院机关工作。她却说:“我难舍与农村法庭那份深情,在哪里办案都一样!”
在纷繁复杂的基层审判工作中,找到化解矛盾的最佳途径,切中法理和情理的最佳结合点,体现了陈燕萍优秀的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;在普通的审判岗位上,回答了什么是司法为民这一重要课题,为党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无限信赖,也实践了一名人民法官对审判事业的庄严承诺;十多年如一日时刻不忘保护群众利益、维护社会稳定,更体现了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百姓情怀和大局意识。她用爱让法徽更闪亮,依法让社会更和谐,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在党旗下的庄严宣誓,谱写了一曲平凡但隽永的人生之歌。